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自听我转述了“流言止于智者,聊天止于呵呵”这句话,老Y大哥便视我为新词汇之师。前两天,又来问我:是不是标点符号改革了,为啥现在的省略号只有三个点呢?

在简单解释一番之后,我又顺手推荐了篇奇文:请阅读此研报,洞悉股市风云的同时,亦可学习年轻人之文化和语言;万一未来嫂子是80后、90后、00后呢。

很多人可能知道我说的是哪篇研报,故不赘述。

坦白说,作为一名常被“夸奖”为像70后的80后,那份研报没读完两行,我就开始觉得晕眩,不足三段彻底缴械。若要按对语言的习惯来判断年龄,那我八成算是民国人。

研报没读完,自然没权利评判优劣;当然了,即便读完了,也不好随便评论优劣。

尽管有人蔑称其未“写给70后看的新人类词语汇编”,但这篇有些剑走偏锋的研究报告还是传达出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——一些与股票无关的问题。

每个时代都有其各自的文化,各种文化产品,无论是文学作品、实用性的应用文,还是电影、歌曲、摄影等等的艺术创作,都是这个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而语言,以及组成语言的词汇、文字,都无一例外地表征着这个时代的文化,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。

身边很多60后、70后虽已不惑,却依然保持着诗人般的浪漫气质或是骑士版热情昂扬的斗志,因为他们在曾经的青春岁月里迎向的是思想自由、经济复苏的时光。

作为早期的80后,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只听说过那段澎湃的岁月,惟思想还没有成熟,就见识到了脑体倒挂的笑话和生活枷锁之沉重。为了摆脱的60后、70后之辉煌形成的阴影,更为了在明知无法摆脱桎梏时还能展现一下勇气,我们选择了解构——先是浩浩汤汤地解,再是洋洋洒洒地构——这才会热衷于诸如“大话西游”这样的作品。

至于90后、00后,他们看什么,我不知道,我也很害怕随意揣测他们的生活,并给他们贴上标签,就像一直以来60后、70后对我们做的那样。我只能通过不多的交流,和点滴的尝试,去发现他们的语言习惯、对各类作品的喜好。目前所能体会到的是——新一代年轻人的表达以及其方式都正在变短、变快、变平、变虚拟。

AB站为例,当70后、80后还在努力为各类电影写评论、打笔仗的时候,或者为了《第10放映室》被停播、被迫更换播出时间而鸣冤叫屈的时候,年轻人早就跑到网站上去聚众吐槽了。弹幕技术使得画面感再也不能用传统的词汇来形容或定义,构图、颜色、聚焦这些元素都被淹没在了杂乱无章而又快速飞过的语句当中,至于这些观赏者瞬间迸发出的灵感,其本身就不需要什么深度或意义,只不过是瞬间的想法,甚至是条件反射罢了。

相比于传统影评,弹幕上的所有评论更短——只字片语;更快——瞬间掠过屏幕;更平——人人皆可评论;更虚拟——依托于虚拟世界,却连虚拟的网名都没有。

没有长篇大论,也缺乏深入思考,言语中早就自动过滤了沉重的思想,剩下用只言片语构建的光鲜,美丽而又轻盈。通俗点说,板起脸说话的会被鄙视,随口一两句俏皮话就可以被为“深刻”。

如果说,80后热衷于解构,是为了在“肢解”经典之后实现“重构”。那么对新一代年轻人而言,经典似乎已经索然无味,更多更快的时尚文化产品才是他们消费和破坏的对象。而且他们也无意于祭出什么重磅炸弹,细碎的而语言如针尖,扎一下疼一下,疼过也就结束了,不用见血,也不想封喉。

互联网,尤其是移动互联的发展,使得人类更容易更有效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。与此同时,也使得人类思维的连贯性受到了极大的考验——更短、更快、更平、更虚拟的思维方式,大行其道。有轻巧时,鲜有人热衷沉重;有简单时,鲜有人选择复杂;有短句时,鲜有人阅读长文。久而久之,完整性的、系统性的思维将逐步被海量的、短小的、碎片化的语言和想法淹没。这可能也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的一个深刻变化。

突然想起从小就膜拜的一句话“文以载道”。只是如今仿佛遍寻而难觅,我们找不到的,究竟是载道的文,还是值得被载的道?若寻不得这个道,那“士志于道”又会怎样?或者说,当今天下早就灭绝了“士”。

哎呀呀,不就是看看AB站、追求向往二次元、偶尔暴露脑洞,犯得着扯那么远吗?

是啊,犯的着吗?对于未来文化荒漠的担忧几十年前就铺天盖地了,我们对此早就一笑而过,自然如今的担心也会变成后人眼中的杞人忧天。

可以预言的是,词汇、语言的飞速更迭,表征的是文化的转变,暗藏的是高速发展中机遇,更短、更快、更平、更虚拟,这些互联网的特征会成为下一座金矿的标签——这是一句带有实用主义性质的内容——无论它是不是证券研究报告。

对于自己脑中那些关于“道”“士”“文”之类的东西,其实我也只想对自己说:呵呵。。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高健

高健

15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曾堕互联网,后游媒体圈;藏身金融界,不辍刀笔梦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