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Y大哥几经商海沉浮,早过了不惑之年,惟至今单身。朋友们没少给他张罗女朋友,可始终未果。某日多喝了两杯,老Y大哥很认真地说:实在看不上那种年轻漂亮会发嗲的, “传统”的他,只想找个会照顾人,然后……

“然后”之后还有很多,但我没记住,中心思想不外乎想找个多功能、全方位、零脾气,最好气质相貌还能比肩青霞、气死柏芝,但大前提是会照顾人。

这让我想到了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“暖男”——体贴、疼惜、包容,在外独当一面打拼事业,回家卿卿我我嘘寒问暖。很多女性对这样的雄性生物趋之若鹜,纷纷撰文表达倾慕之情。

其实,无论是对暖男的普遍期待,还是对典型好老婆Y嫂的渴望,无不折射出国人对于“求照顾”的根本需求。虽然国人中如孩童般纯真、好奇者不多,但是心理上未断奶、整天找人照顾、要求别人负责任、稍不顺心还撒泼打滚耍无赖的,却大有人在。这种寻求照顾的行为不仅仅存在于恋爱婚嫁,更普遍存在于各类社会公共事务中,归纳起来可称为“集体幼稚综合症”,主要症状见上。

典型之一就是股民。每当市场遭遇各种级别震荡,总会引来激动的股民到证监会堵门上访。曾有早年在证监会供职的前辈说,当年每遇上访,他们下上班都小心翼翼,甚至偷偷摸摸,害怕被人逮个正着。

除了上访,稍内敛些的或围坐在一起指点江山,或是在网络上振臂高呼,主旨都是呼吁政府救市。理由颇铿锵:作为纳税人的政府,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,怎能坐视百姓身处股市之水深火热,坐视百姓血汗钱如大江东去逝者如斯。

至于救市政策,无外乎:暂停IPO、取消或降低印花税、放水搞投资、挑几个行业补贴一下等等。整体来说,主要思路就是以行政命令调节市场的供应和需求,用短期的非常规手段给经济打强心针。

即使不从经济的角度分析这些短期整的利弊,单看这种行为和想法之幼稚,明显在于先把自己降级为“无行为能力”的孩子,遇到损失就堂而皇之地跑回家喊爸妈,一哭二闹地让大人出面解决问题,而且最好能立竿见影。

如果政府是万能的,那历史上的股灾难道只是传说?那些看似力挽狂澜的短期政策,最终都将被证明是饮鸩止渴——四万亿余波未远,可总还会有人期待再来一针、再嗨一次。

就像恋爱婚嫁一样,双方在互动中寻找平衡,那些只想被照顾的,最后可能孤老终身。民众与政府之间也在互动中寻求平衡,若一味求政府呵护,看似卸了自己的责任,实质上却是让渡了权利。

看看股市的父母官证监会都做了什么吧。为了不分流资金,证监会就调整IPO节奏,市场不好就停发,略有好转就开闸。股市最基础的融资功能反成达摩克里斯之剑,弄得投资者惶惶不安。

又是为了对投资者负责任,证监会想尽办法加强事前监管,看似尽职尽责,营造出“能上市的都是好公司”这一盛景。可多年来股市之精彩纷呈告诉我们,一切不过只是幻觉。

在上市公司一片大好的幻觉中,投资者以为经过监管层检验的标的都是安全的,逐步放弃权利、丧失判断,越发依赖监管部门。同时,监管部门不得不持续加强管控,以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保护。恶性循环式的互动,一边是强化投资者的集体幼稚病,一边强化监管部门简单粗暴的家长式监管,结果是市场主体活力被扼杀,资源配置被扭曲。

当然,我既不是要鼓励独身,也绝无意宣扬无政府主义,想说的只是:大家都是成年人了,能不能用成年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呀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高健

高健

15篇文章 8年前更新

曾堕互联网,后游媒体圈;藏身金融界,不辍刀笔梦。

文章